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2015年10月8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5-10-8 20:5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药信息】
绿叶制药利培酮微球注射剂(LY03004)在美提交新药申请
绿叶制药集团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确认公司研发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剂(LY03004)不需再进行任何临床试验,可在美提交新药申请(NDA)。这标志着绿叶制药,同时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微球制剂产品将在不远的未来进入美国市场。


  LY 03004上市后,有望改善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药依从性,并简化精神分裂症的疗程,因为只需每两周注射一次。此外,与另一种已上市产品相比,LY 03004首次注射后三周毋须再服用口服制剂,且能更快地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LY 03004是一种缓释微球制剂,以肌肉注射的方式用于精神分裂症和╱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的治疗。在9月绿叶制药与FDA的会议上,FDA确认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的、由美国108名病人参与的关键性临床实验足以支持LY03004通过505 (b) (2)的途径在美国提交NDA,不需要再进行任何临床实验。目前绿叶制药已经开始准备LY 03004的NDA报告。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具有中断思维、影响语言、观念和自我认知的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2,100万人受到精神分裂症的困扰,并且每两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一人未接受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估计有240万美国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绿叶制药相信,LY 03004拥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并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除美国外,绿叶制药还将致力于欧洲和日本监管部门获得LY 03004的上市批准。除LY 03004外,绿叶制药目前还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开发多种新药物。

以下是E药经理人的分析:
首先,作为第一个即将进入美国新药申请(NDA)程序的中国新药,有多牛?美国新药申请简单来说,可分为两个阶段: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之后新药上市申请(简称NDA)。 IND通俗来说就是一、二、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在美国完成这一阶段,对于中国制药企业而言,也是耗资巨大、费时很长、门槛最高的一道障碍。
诸多有志于国际化的中国药企,能跨越这一阶段的,绿叶此次尚属首例。例如最近恒瑞以最高8亿美元卖给美国Incyte的PD-1单抗品种如果要进入美国市场就必须完成这一个阶段,而完成时间至少是五年后;其备受关注的品种吡咯替尼在美临床进展还处于I期临床阶段。
NDA阶段一般由药理、化学、医学、统计、药物动力、细菌学等不同专业人员成立一审核小组审评,关键一步是FDA召集咨询委员会公开详细讨论实验结果及正反意见。耗时会多长?业内人士告诉脸谱君,制药行业内史上最快的NDA审核记录是4个工作日!即理论上说,绿叶的LY03004随时都可能获得上市批准。
实际上,大部分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虽然资料过多,常常可以在常规时间内审核完成,不过也可能出现特殊情况。 故而,对于新药上市时间,绿叶方面措辞谨慎。依据美国法令规定,整个NDA审核过程最慢也需要在10个月内完成。
其次,为何“利培酮微球注射剂(LY03004)不需再进行任何临床试验”?这得从绿叶对于这一新药研制的立项开始说起。据了解,在9月绿叶制药与FDA的会议上,FDA确认今年早些时候完成的、由美国108名病人参与的关键性临床实验足以支持LY03004通过505 (b) (2)的途径在美国提交NDA,不需要再进行任何临床实验。目前绿叶制药已经开始准备LY03004的NDA报告。
505(b) (2)的含义就是在于其走的创新路径是改剂型、改给药途径、新适应症等。LY03004是一种缓释微球制剂,以肌肉注射的方式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换句话说,这个新药创新的最大技术含金量在于对于现在市场药品利培酮的明显优势,缓释微球作用是缓释长效,也就是较长时间里稳定释放药物,用药间隔期短,所以相对老剂型有优势。
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又欣介绍:“LY03004上市后,有望改善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药依从性,并简化精神分裂症的疗程,因为只需每两周注射一次。此外,与另一种已上市产品相比,LY03004首次注射后三周毋须再服用口服制剂,且能更快地达到稳态血药浓度。”2013年这一药物全球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左右。
其三,绿叶搭上的这一快速通道会有失败的机率吗?与其它国家的新药申请渠道不同,在FDA通过了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申请仍会有被毙掉的可能性,但是业界人士预测:“绿叶的LY03004被毙掉的可能性很低。”原因还在于505(b) (2)的途径。
与505(b) (1)完全创新的全新药物这一途径不同,后者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来佐证和说服FDA关于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505(b) (2)则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最需要证明的反倒是自身相较于现在市场药品的缺陷补位,以及临床数据的硬性PK优势。
此外,绿叶制药表示:相信LY03004拥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并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除美国外,绿叶制药还将致力于欧洲和日本监管部门获得LY03004的上市批准。除LY03004外,绿叶制药目前还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开发多种新药物。

CDE药品审评周报(2015.9.26-2015.10.7)
1、1.1类新药盐酸布洛胺喷雾剂获批临床; 2、1.1类新药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获批临床; 3、本周又一批药品被集中审评,部分获批临床;
在审评
本周(2015.9.26-2015.10.7)有15个药品(按受理号计)进入在审评状态。其中11个化药,最多的是3.1类,共7个。此外,还有1个治疗用生物制品和2个预防用生物制品以及1个中药。

本周江苏柯菲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富马酸沃诺拉赞片(2个规格),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申报帕博昔布胶囊(3个规格)。

此外,北京天坛的口服I型III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刚申报生产,认证中心就发了现场检查通知,目前待现场核查,由于小编对生物制品不是特别了解,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后台告知这种情况是否符合常规。
在审批
本周进入审批程序的药物共11个,均为化药,4个3.1类,为奥美拉唑干混悬剂和咪达那新片,均获批临床。此外,还有4个6类药品,其中盐酸马普替林片和氟伐他汀钠胶囊也获批临床。

氟伐他汀钠胶囊为山东罗欣2012年6月承办,目前排位1400多位,已审评完毕,处于审批状态,而另有一家企业申报的本品种,2011年9月承办,上周审评完毕,目前依旧处于审批状态。

在审批的药物见附表1(不包含进口再注册)。
审批完毕
本周有172个药品审批完毕,除了1个中药之外,其余均为化药。其中5个1.1类,16个3.1类,123个6类,13个进口。

重点药物:
1、盐酸布洛胺喷雾剂:本品由天津昕晨泰飞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1.1类申报,2014年5月CDE承办,属于特殊审批品种,2015年8月经过一次发补,目前已获批临床。洛胺为全新的布洛芬衍生物,喷雾剂型可能用于缓解肌肉组织疼痛,以及骨关节炎等,目前具体适应症还不明朗,且看临床怎么进行。

2、丁二酸复瑞替尼胶囊:本品由重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1.1类申报,2015年3月CDE承办,为特殊审批品种和重大专项品种,目前已顺利获批临床。小编未查到关于本品的具体靶点和适应症信息,根据名称来看,推测为抗肿瘤药物。

此外,本周还有若干3.1类药品获批临床,包括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的盐酸贝西沙星滴眼液,国内首家获临床批件,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的阿维莫泮胶囊等。

对于123个审批完毕的6类药品,受理号最多的药品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共计13个,涉及10个企业;其次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共计7个,涉及4家企业,此外还有孟鲁司特钠颗粒和孟鲁司特钠片,共计3个受理号,涉及2家企业;头孢地尼颗粒同样有7个受理号审批完毕,涉及5家企业,此外还有4个受理号的头孢地尼分散片。集中审评的风刮过一批又一批品种啊,国家局速度正经挺快的。

本周无制证完毕的药品。

附表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罗氏旗下Genentech与Exelixis抗癌新药cobimetinib临床三期研究再下一城

2015年10月8日--作为医药产业最火的领域——肿瘤药物研发市场从来不缺乏新闻。最近,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宣布其在抗肿瘤新药Cobimetinib在最新一项临床三期研究中取得显著结果,这项研究与来自旧金山的生物医药公司Exelixis合作完成。
Cobimetinib是一种MEK抑制剂类药物。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药物和Zelboraf联用对带有BRAF V600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而这一结果也将支持合作双方尽快在美国和欧盟市场申报Cobimetinib上市的工作。公司方面表示将于晚些时候公布此次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
这一成功也刺激Exelixis公司股价大涨6%左右。早在今年五月份,Cobimetinib和Zelboraf联合疗法就已经展现出其优势。Exelixis公司研究人员报告称使用这一联合疗法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12.3个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Zelboraf的7.2个月。一些分析人士还预计Cobimetinib上市后销售峰值有望达到接近8亿美元之多。而在今年七月份,研究人员还成功完成了Cobimetinib治疗肾癌的临床三期研究,不过这一消息很快被施贵宝公司的免疫治疗药物Opdivo在同一领域的研究所掩盖。
这一消息对于处于多事之秋的Exelixis公司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公司在去年由于另一种抗癌药物Cabozantinib治疗胰腺癌的先行研究受挫,被迫进行裁员并解雇了公司约70%的员工。而此次Cobimetinib临床三期研究的成功极大振奋了公司的士气。
此外,Cobimetinib临床三期研究的成功也将申请上市和推广该药物等工作提上了日程。Exelixis公司CEO Michael Morrissey表示希望尽快推动这一药物在美国市场的上市。公司于两年前获得了这一药物在美国的联合销售权,为此,Exelixis公司将安排25%的销售力量推广这一疗法。
推荐的原文链接:
Genentech, Exelixis score another PhIII success for cobimetinib


Humira仿制药进入临床三期 艾伯维压力山大
15年10月8日 --对于生物医药公司来说,一种成功的药物可以为公司带来数以十亿计的收入。不过,如果这种畅销药物即将失去专利保护,那么闻风而动的仿制药研发则会让公司的摇钱树瞬间风光不再。

2015年10月8日 --对于生物医药公司来说,一种成功的药物可以为公司带来数以十亿计的收入。不过,如果这种畅销药物即将失去专利保护,那么闻风而动的仿制药研发则会让公司的摇钱树瞬间风光不再。
随着生物医药“专利悬崖”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生物医药公司对此都有了切身感受。而手握全球第一畅销药修乐美(Humira,阿达木单抗)的艾伯维公司更是对此深有体会。
最近,来自Baxalta以及Momenta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人员宣布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Humira的仿制药产品M923即将进入临床三期研究。这一消息,无疑让Humira在失去专利保护后的前景更加黯淡。Baxalta公司和Momenta公司早在2011年就已经结成联盟并对Humira磨刀霍霍。此次研究人员计划对M923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展开临床三期研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家公司计划将于2017年提交这一药物的上市申请。
Baxalta公司的前身Baxter公司于2011年与Momenta公司合作开发Humira的仿制药。Baxter公司为此付出了33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高达4亿1千9百万美元的里程碑奖金。不过他们并非是唯一一个盯上Humira这棵摇钱树的公司。今年夏天,默沙东和三星Bioepis就已经将自己的Humira仿制药版本推上临床三期研究阶段。此外,诺华、安进都已经做好了瓜分蚕食Humira市场份额的准备。
对于Humira的主人艾伯维来说,这两年无疑是最痛苦的时光。Humira的专利保护期即将于2015年过期,这也意味着这个在过去每年为公司带来上百亿美元的摇钱树风光不再。数据显示,仅2014年,Humira就为艾伯维公司带来了125亿美元的收入,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许多医药公司的总销售额。
不过作为老牌医药巨头之一,艾伯维公司显然不会坐以待毙。近年来艾伯维公司频频发力,收购了许多有前景的药物项目以期弥补Humira失守后的损失。今年早些时候,艾伯维公司支付了210亿美元收购了Pharmacyclics,并获得了其与强生公司开发的白血病药物Imbruvica50%的所有权。此外,公司于2014年上市了丙肝药物Viekira Pak也被认为是该领域霸主吉利德公司潜在的挑战者之一。
推荐的原文链接:
Baxalta and Momenta target Humira with a Phase III biosimilar trial

【行业信息】
2015年上半年我国中药贸易出口额为24.3亿美元
发布时间: 2015-10-08     来源: 中商情报网

        2015年上半年我国中药贸易整体表现比较突出,进出口额为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高于2014年2.1%的增幅。其中,出口额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进口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2015年1-6月份,中药类产品进口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出口额由跌转升(2014年中药进口同比下跌16.8%)。但是,各商品中只有植提物进口增幅较大,其他产品仍延续较大的跌幅。其中,植提物进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48.0%,进口品种主要是薄荷油等精油产品以及甘草制品。中成药进口1.3亿美元,同比下跌19.2%。保健品进口7106万美元,同比下跌19.3%。中药材进口9611万美元,同比下跌9.8%。大宗品种量价齐跌是中药材进口下跌的主要原因。比如西洋参,上半年进口291吨,同比下跌21.0%,价格同比下跌14.0%;甘草进口8772吨,同比下跌38.9%,价格同比下跌8.1%。
2015年1-6月,我国中药出口至154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依旧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我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中药出口额达到11.6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我国中药出口额的60.7%。其中,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印尼是主要目标市场。中国香港仍是内地中药出口的第一市场,出口额为3.0亿美元,同比小幅下跌5.3%。
美国是中药出口的第二市场,也是最重要的市场。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2015年1-6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中药2.7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4.1%,对美出口的中药产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78.2%。

专利纠纷和平解决,礼来明年欲发售赛诺菲降糖药Lantus生物仿制药
发布时间: 2015-10-08     来源: 生物谷

       近日,礼来和赛诺菲就甘精胰岛素专利纠纷达成一致,礼来将于明年年底销售赛诺菲Lantus的生物仿制药。
       这项协议主要是关于赛诺菲Lantus SoloSTAR这款胰岛素产品,这是一类注射用胰岛素,占Lantus年销售额70亿美元的三分之二以上。该协议并不涉及瓶装或组合产品。
      根据双方协议条款,礼来同意支付赛诺菲专利费用来获得专利使用权,并且许诺在2016年12月15日前不销售与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开发的甘精胰岛素注射产品Basaglar。
       Basaglar去年就获得了FDA的预批准,然而由于赛诺菲宣称该药物侵犯了赛诺菲关于Lantus的四项知识产权,Basaglar只能延迟销售。赛诺菲表示,这项在美国的协议同样用于解决在世界其它国家的专利纠纷。
       礼来的高级副总裁兼法律总顾问Michael Harrington表示,二者达成的终止纠纷的协议使得礼来能够确定Basaglar在美国的发售时间,并且让礼来能够专注于Basaglar在美国的上市。
       礼来和勃林格殷格翰已经开始在欧洲(包括英国)准备以Abasaglar的商品名销售这款生物仿制药,然而在美国延迟销售12个月将会帮助Lantus避免销售额的急剧下滑,而美国占据了Lantus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这对Lantus而言至关重要。
       Lantus是全球销量最好的基础胰岛素之一,然而随着生物仿制药的出现以及新品牌的迭代,它的销售额已经开始受到影响。今年上半年Lantus的销售额下滑了5%,跌到了33亿欧元。
       为了捍卫胰岛素市场,赛诺菲试图推广长效甘精胰岛素Toujeo,该药物在今年四月份获批。

TPP谈判僵持: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成最大焦点
发布时间: 2015-10-08     来源: 生物谷

         12个亚太国家的贸易官员正齐聚美国亚特兰大,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进行磋商,他们把谈判时间延长至周六,以努力达成一个最终协议。据悉,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限问题使得此次谈判陷入僵持。
美国最初希望在协定中设置长达12年的专利保护期限,以促进美国生物制药创新和保护美国制药厂商利润,但此举遭到谈判参与方的普遍反对,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智利等谈判成员国认为专利保护期应不超过5年,以尽早允许昂贵的生物制药通过低价仿制药的形式进入普通人群,此后美国同意将这一期限缩短至8年。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和安进公司(Amgen Inc.)领军的生物技术行业对谈判官员达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提出了批评,原因是该协议仅允许制药公司在至少五年时间里保密其数据,而谈判官员原本应将其延长到12年。
而公众则连日来在举办TPP谈判的宾馆附近进行游行抗议。乳腺癌患者扎哈拉·赫克舍表示,“我反对TPP,因为我患有乳腺癌,而我的生命正是依赖生物制药维持。如果TPP在协定中通过八年的专利保护期限,很多女性将失去获得有可能拯救她们性命的药物的机会。”
目前来看,美国能否与其他TPP成员就生物制药专利保护期限达成妥协仍存在变数,这可能会拖延整个TPP谈判的进程。不少谈判官员担心,如果不能尽快达成最终协议,临近的加拿大联邦议会选举和明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能会令TPP谈判久拖不决。
2015(第五届)生物类似药高峰论坛即将于11.28-29在广东中山召开,会议详情见文末!
关于TPP
TPP全称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最初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一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由美国主导,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越南、秘鲁、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参与,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谈判至今已历时5年多。
TPP谈判由两大类内容构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12个谈判参与国一起决定的领域;二是如某类商品进口关税减免等双边磋商领域。
由于TPP设置的贸易标准较高,也有说法是TPP针对中国设定了一些难以跨越的条款,迄今中国尚未提出加入谈判的申请,中国官员表示对未来加入TPP保持开放态度。(生物谷Bioon.com)
以上根据新浪财经、新华社、澎湃新闻相关报道综合整理
【推荐阅读】
TPP框架下的药品专利保护争议
来源 7月31日的《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学术版学者论坛栏目(节选)
专栏作家 贾平(民间智库公共卫生治理项目负责人)
特约作者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专家,就职于中国社科院)
直到目前为止,TPP(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泛太平洋伙伴协议)的谈判和协议草案,依然处于高度保密状态,在最近进行的美日TPP磋商中,甚至日本的国会议员们也不能阅读最新的草案文本,这就更加给TPP草案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事实上,维基解密曾于2014年10月16日,刊载了TPP知识产权专章(IP专章),该章节系当年5月在越南胡志明市由TPP各参与国集体磋商的结果,也是迄今外部能够得到的唯一关于TPP草案的(部分)文本。
与2013年8月的披露版本相比,2014版的TPP知识产权专章被认为是更加“药厂友好型”的。它将《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公约》(TRIPS)当中关于强行仿制和政府使用的规定(主要是针对拯救生命的药物,如癌症、艾滋病、结核和丙肝药物等)进行了压缩和删除,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获得这些药物的可及性,同时大大增强了跨国药企的产业垄断能力。该文本的条款还要求缔约国对已经授予的专利的产品的新用途和新的使用方法授予专利(无需进行任何新的研发),这意味着着缔约国将允许对根本没有创新价值的发明授予专利,并将大大推迟了发展中国家急需的仿制药物上市的时间。甚至在TPP知识产权议题上紧跟美国的澳洲政府也承认:“政府自然将会对推迟仿制药上市,或者在本区域内增加发展中国家药物使用成本的建议产生担忧。因为这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药品和疫苗的资助,影响其医疗可及性”。
一些研究者们认为,这一IP专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WTO的TRIPS条款的相关规定,并以步步为营的手法,将美国所签署或正在谈判的其他自由贸易区协定(Free Trade Area, FTA)中已经加入的对药厂进行保护的严格条款,整合到一个更高的保护水平。
1995年,《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生效,其最大的成果之一,就是对药品的专利进行最低20年的保护。但从那以后,TRIPS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区协定,得到了不断的扩张和加强,由此被称为“TRIPS加强条款”或“超TRIPS条款”(TRIPS-plus provisions)。在这些条款中,对于药品的专利保护尤其得到了特殊关照,从而阻碍了这些药物的仿制药版本进入发展中国家。虽然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一药品的全球定价史,因那些自称为创新和发明者的药厂对于利润贪得无厌的追求,以及违反伦理的定价要求,蒙上了一层血色——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大多数发达国家正义人士在内的人们已经达成全球共识,那就是违反伦理的定价和以阻碍受疾病威胁的人们获取拯救生命的药物,并以此获取资本的超额利润,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滥用,对全球的新型的、公平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已经构成严重阻碍。这一点在最近发生的丙肝药物问题上,得到了再一次的印证。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跨国药物巨头吉利德公司制造的丙肝药物索菲布韦(Sofosbuvir),其在英国的售价高达24周疗程70000美元,而在美国则售价84000美元(十二周疗程)或每一粒药卖到1000美元。在全球上市仅仅一年,就赚取100亿美元。吉利德在全球采取分而治之、待价而沽的的销售策略,通过自愿许可向包括印度在的91个国家进行低价销售,但患者需要登记并用吃完的空瓶去制定地点换取新药。在这91个国家中,不包括俄罗斯、巴西以及中国在内的中等及以上收入国家,而中国的丙肝患者约占全球1800万患者的一半。这意味着吉利德试图最大限度地通过这些市场攫取利润,并阻止患者跨国购药。吉利德的做法引发了极大争议,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因为价格太高而暂停了购药,西班牙政府也表示高度关注,印度则干脆于今年1月驳回了吉利德的就该药提出的专利申请,为本土药厂生产低价的防治药物铺平了道路。
吉利德的全球销售战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病患、发展中国家和非专利药国家政府及纳税人,以及全球的保险企业都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这一策略,实际上正在通过全球药企巨大的政策影响力,被写入TPP的IP专章,如果得以通过,全球的公共卫生和国家策略都将被迫转变,其后果和影响力,应当说怎么高估都不为过。
再以越南为例,最新的研究估算越南仅在艾滋病上的花费是每个病患304美元,该国目前的艾滋病治疗总预算是2500万美元,可覆盖68%的该国病患。如果越南利用TRIPS协议规定的弹性条款去生产仿制药物,成本会降到每人252美元,其预算就可以覆盖82%的病患。而一旦TPP的知识产权专章得以通过,则每个人的成本会迅速涨到501美元,其当前预算只能覆盖30%的病患,从而大大增加了国库负担。过度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对于穷国,而且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并会大大增加这些国家在技术上对富国的依赖,从而长久地沦为政治附庸,而且会严重妨碍对全球疾病蔓延(例如艾滋病、流感大流行等)的预防和控制。
具体来说,TPP的IP专章所包含如下几方面内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一、专利期延伸 通过弱化对专利申请中“不合理的延迟”的正当性解释的要求,加强了药厂在申请延长专利保护期的能力,并阻碍仿制药进入市场;
二、数据保护 药品监管者将因为数据保护的规定而无法依据现有的临床数据授予仿制药市场准入。仿制药厂商面临尴尬,他们必须重新进行药品临床实验,但这些试验已经在原研药上市时进行过了,从而构成成本上的浪费(仿制药比较便宜,所以药品临床实验将让仿制药成本大增),更重要的是,仿制药厂可能无法再行临床试验,因为对患者已经进行过了新疗法的临床试验,就同一治疗重复进行临床实验可能涉及伦理问题。IP专章中还规定数据保护适用于旧药用于新用途的情况。
三、生物制品 包括血制品、基因疗法、疫苗等等。生物制品比(化学)合成药品更难以证明药品的等效性,因而历史上很少有生物制品的仿制药竞争,但美国的药监局2015年3月已经批准了第一例生物制品的仿制物,为生物药的仿制药打开了大门。但问题在于美国在TPP中推行和国内法一样的为期12年的数据保护期,这实际上提前阻止了针对生物制品的仿制药竞争,因为全球范围内而言,生物制药这一市场本身还远远没有成熟,美国在这一市场上的技术则遥遥领先。
四、可专利性范围 IP专章的一些条款建议扩大可被授予专利的发明的范围,将动植物包括进来,而依据TRIPS协定,这些类别是被明文排除在外的。更重要的是,该文本规定各国应该为“对任何已知产品的新的用途或者新的使用方法”提供专利保护。这就是跨国药企通常使用的常青树(Ever-green)战略,通过细小的“创新”,将现有产品从各个方向连续注册专利,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专利“永续”状态。这等于说,药品的效果其实没啥变化,但换个头面,就可以当新药使用了,这实际上是企图对市场进行永续霸占。
正如联合国身体和精神健康权利总报告人、印度大律师阿南德.格茹瓦( Anand Grover)所警告的,迫使发展中国家去接受严格限制其药物获得能力的国际贸易协定,是对健康权的侵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形成了一种错觉,就是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好的”。毫无疑问,对知识产权的充分保障,可以有效为创新提供激励,保障发明创造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为我国通过科技进步和科教兴国,成为社会主义创新国家奠定基础。但问题在于,任何权利的保障,都需要有一个“边界”,对知识产权的保障边界,一是经济的,二是伦理的,超出边界,就会形成过度保障,反而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点,在我们的决策中往往被忽略,尤其是涉及药物问题时。
以药企为例,当药企的某个专利药物对市场形成了巨大垄断,导致其攫取不合常理的巨大利润,并将社会的经济与财务负担转嫁给其他部门(保险机构、纳税人、病人群体等),那么它就会对市场竞争形成一种反作用,也就是说,其垄断阻碍了市场竞争,这时政府或司法系统就有权干预,使得市场恢复秩序(二十世纪初洛克菲克石油公司因垄断美国市场被拆分为七个石油公司就是一个经典证明)。进而,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业,其存在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使得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乘机垄断市场,并通过规则的制定权,让后来者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并进而损害到消费者利益。在药品生产领域尤其如此,药物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人们可以少买一件昂贵的时装,但在重病之际,却可能不得不倾家荡产去购买治病良药,因为这时病人没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涉及一个国际贸易中严肃的伦理问题,即在药厂的利润和病人的生命权利间,如何进行平衡。一些人辩称,如果限制药厂利润,就损害了创新,实际上,大多数的创新药物,是科学家们在大学和国立的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药厂往往会“买断”其使用权利,并进而通过市场化获取规模利润,如中国科学家发明的疟疾药物qing hao su的专利权就卖给了瑞士药企诺华公司,而著名的抗癌药物格列卫是以20世纪60年代宾州大学医学院几位研究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发展而来,1993年才由诺华公司申请专利。市场化无可厚非,但如果垄断创新并以“微小”的创新让专利永续化,实际上就是在损害创新,因为创新必须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上,知识产权是一种“法定”权利,或者说,是一种法律赋予发明人在有限期限内进行垄断从而获取补偿的权利,将这一权利推向垄断,并不是知识产权法设立的初衷。
事实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力推的TPP战略,尤其是其中的知识产权战略,在美国国内也充满争议。代表大公司大企业利益的共和党国会议员们持支持态度,但许多民主党国会议员则不赞成。颇有影响力的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就于今年年初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这不是个党派问题,……唯一的赢家只能是跨国公司们。”当商业界和公司联盟积极游说国会通过“快速通道”批准TPP 之际,代表工会、环保界和消费者群体的民主党议员们却在反对这一交易(美国参议院经过激烈辩论,近日刚刚以62:37票通过该议案)。IP专章被泄露后,引发一连串国际抗议,原本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和美国亦步亦趋的澳大利亚,开始和新西兰的观点走得更近,新西兰对过度的专利保护带来的药物可及性问题一直有所担忧;需要关注的是,日本成为2014年TPP的IP 专章内容上美国最为接近的同盟,他们共同进行了32次的建议和否决行动;拉丁美州国家内部以及拉美和亚洲穷国马拉西亚和文莱的联系则在增强,也就是说,拉美和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正在共同拒绝美国的建议版本。
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药品的专利保护,已经成为 TPP争议的核心焦点。这一美国所宣称的所谓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模式,实际上包含了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或者说,更加有利于跨国公司尤其是全球药企的制度安排。如果该协定得以完全通过,那么全球公共卫生的格局将被迫改变,全球药企可能将彻底控制保护生命的药品的定价权,这对正在进入慢病时代的中国,以及中国国内的医疗体制改革,构成了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妥善地研究应对方案。

日本科学家或研制出男性避孕药
发布时间: 2015-10-08     来源: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网10月4日电(信莲)据医学日报(Medical Daily)10月2日报道,日本一个研究小组1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控制生殖功能的药物,用在雄性老鼠身上可实现短暂避孕,希望将来能应用在人类男性身上。
  与以往专注于减少精子数量的男性避孕研究不同,新的避孕药旨在控制精子功能,使其无法对卵子进行受精。
  研究人员之所以能研制这种避孕药,是因为他们发现器官移植病人所服用的抑制免疫系统攻击移植器官的药物(环孢霉素A与他克莫司),存在高效控制男性生育能力的副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在老鼠身上的实验,发现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老鼠没办法产生精子细胞中原本存在的一种蛋白质PPP3CC,而且无法使雌性老鼠受孕。进一步研究发现,正是这种蛋白质的缺失影响到精子对卵子的受孕功能。
  令人惊喜的是,实验显示,在老鼠停药一周后,它们精子的功能恢复正常。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在人类精子上进行实验。此次研究将来可能为男性避孕除增加了一项选择。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chuntianyang 发表于 2015-10-8 22:05: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日本科学家确实厉害,让人想起了之前恒瑞高价转让的那个创新药,靶点也是日本科学家发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小满ivy 发表于 2015-10-9 09:40: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集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9-16 11:06 PM , Processed in 0.095866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