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群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快讯] 2017年1月27日---2月5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xiao 发表于 2017-2-5 19:4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7年1月27日---2月5日医药全资讯 每天三分钟,知晓医药事
春节的假期结束,小编回顾,总结下最新的医药全资讯信息
首先看看
药品注册受理、批准情况】

1、正大天晴通过阿昔替尼片的备案,国内首家登记开展BE、
进口1类新药AC220片、1.1类化药谷美替尼片、IMP4297胶囊、以及1类中药梓醇片均获批临床。正大天晴国内首家开展阿昔替尼片的BE试验。
进入审评程序的很少,出审评程序的很多。其中进口1类新药AC220片、1.1类化药谷美替尼片、IMP4297胶囊、以及1类中药梓醇片均获批临床。本周正大天晴国内首家开展阿昔替尼片的BE试验。此外,成都苑东第一家申报的3类仿制药布洛芬注射液也审评完毕。具体介绍如下:
正大天晴国内首家开展阿昔替尼片的BE试验
阿昔替尼片2015年4月由辉瑞在国内上市之后,国内申报的3.1类仿制药均退审,包括四川科伦、齐鲁制药、江苏豪森、合肥拓锐以及正大天晴,其中正大天晴是最晚申报的。
小编查询发现正大天晴居然开展BE了,应该是通过备案途径获得的临床许可。本BE试验的目的是以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阿昔替尼片(规格:5mg)为受试制剂,以辉瑞生产的阿昔替尼片(规格:5mg,商品名:英立达)为参比制剂,按有关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规定,评估二者作用于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健康受试者的生物等效性。2016年9月22日通过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计划入组98人,目前还未招募。
阿昔替尼片用于既往全身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目前在国内的化合物专利还未到期,正大天晴这速度是真快啊。
AC220片
AC220片由科文斯医药进口申报,2016年8月被CDE承办,受理号JXHL1600083、JXHL1600086,为特殊审批品种,历时5个月,本周审评完毕获批临床。
AC220又名Quizartinib(奎扎替尼),是一种FLT-3抑制剂,拟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本品最早由Ambit Biosciences研发,2014年11月该司被第一三共制药收购,因此本品目前属于第一三共制药。2009年,该化合物因治疗AML分别获FDA及EMA授予孤儿药资格,目前处于临床三期临床阶段。
2、7款特殊审批的1/1.1类新药获批临床

1(1.1)类新药HEISCO-149、TP-168、托西酸伊菲替尼、AZD3293、TPN672、BPI-7711、HL-085、HY-021068均获批临床,几乎全为特殊审批品种。此外,BI的阿法替尼片上市申请也审评完毕,想了解具体信息吗,看看就知道。
又一大批1.1类新药以及新注册分类的1类化药获批临床,几乎均为特殊审批品种,速度真快啊。此外,BI的阿法替尼片上市申请也审评完毕,希望可以批准进口。

一:海思科抗HIV 1类化药HEISCO-149及其片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8月承办,受理号CXHL1600166、CXHL1600167、CXHL1600168,属特殊审批品种,历经4个月多,获批临床。
二:上海唐润医药1类化药TP-168及其片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受理号CXHL1600145、CXHL1600147、CXHL1600148。本品也是2016年8月承办,同样属于特殊审批品种。TP-168是该司申报的第一个1类新药,为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慢性丙肝,目前已获批临床,又一个抗丙肝药物可以在国内做临床了。
三:美国礼来进口1类抗阿尔兹海默症(AD)试验性化药AZD3293(LY3314814)薄膜包衣片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8月承办,同样属于特殊审批品种,受理号JXHL1600075、JXHL1600076。AZD3293是一款口服β-分泌酶裂解酶(BACE)抑制剂,这款药物在早期试验中已显示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及健康志愿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在制药巨头历经不止一次的AD药物开发失败之后,依旧没有放弃对AD的执着。目前本品在美国已经登记III期临床试验,正在招募中,希望可以打破AD领域失败的魔咒。
四:扬子江药业1.1类新药托西酸伊菲替尼及其片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5年底受理,2016年6月才被CDE承办,属于特殊审批品种,受理号CXHL1502137、CXHL1502138。目前也是获批临床。“替尼”类药物国内已经太多了,至于哪个临床更好,拭目以待吧。
五:上海药物研究所的1.1类化药马来酸TPN672及其片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6月承办,受理号CXHL1600098、CXHL1600099,CXHL1600100,为特殊审批品种。据了解,TPN672由沈敬山团队开发,为小檗碱的结构优化物,拟用于抗精神分裂症。
六:贝达医药1.1类化药BPI-7711及其胶囊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4月承办,受理号CXHL1600085、CXHL1600086,也属于特殊审批品种。BPI-7711是一种靶向EGFR-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药,属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
七:上海科州1.1类化药HL-085及其胶囊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7月承办,受理号CXHL1600129、CXHL1600130、CXHL1600131,同属于特殊审批品种。本品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田红旗教授团队开发,是一种选择性的MEK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HL085对黑色素瘤的药效远远高于阿斯利康的AZD6244和罗氏的威罗菲尼,对大鼠和比格犬均表现出生物利用度高、暴露度好的药学性质,同时HL085的综合药学指标远远好于上市的曲美替尼(GSK212),与同类化合物比较,HL085的药效远高于AZD6244、RDEA119、MEK162、GDC0973。
八:合肥医工医药1.1类化药HY-021068及其片剂审评完毕,获批临床。本品2016年5月承办,受理号CXHL1600087、CXHL1600089。据推测本品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具体靶点不详。
九:勃林格殷格翰阿法替尼片进口申请审评完毕,本品为2016年4月24日CDE公布的《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抗肿瘤药物注册申请的公示》中的其中一款药物,共计4个受理号:JXHS1600008、JXHS1600009、JXHS1600010、JXHS1600011。2016年2月承办,目前已经完成临床核查,CDE审评完毕,CFDA正在审批,希望可以顺利获批进口。
阿法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酪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的双重抑制剂。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及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后转移性鳞状NSCLC进展期治疗。
谷美替尼片
谷美替尼原料及片剂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发,2016年3月进入CDE审评中心,受理号CXHL1600019、CXHL1600020,为特殊审批品种,目前已审批完毕,获批临床。
本品是一种C-MET抑制剂,后转让给绿谷制药。本品结构为磺酰胺类结构化合物,有很大的肾结晶风险,因为使用磺胺药物时要多喝水,增加排尿。如果饮水量不足,尿量少,药物在尿中浓度高,容易在肾脏析出磺胺结晶。
IMP4297胶囊
IMP4297原料及片剂由上海瑛派药业2016年4月申报,受理号CXHL1600067、CXHL1600068、CXHL1600069,为特殊审批品种,目前已审批完毕,获批临床。
IMP4297是一种PARP-1抑制剂,和AZD2281相比,IMP4297在小鼠CTX和PDX模型上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不仅活性更高,药效更好,而且有很大的治疗窗口。IMP4297有望开发成PARP抑制剂中的最佳同类药,用于治疗有BRCA突变或有DNA修复机制缺陷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
梓醇片
梓醇片由青海央宗药业申报,2012年2月进入CDE,受理号CXZL1100083,为特殊审批品种和重大专项品种,发补3次,终于审批完毕,推测获批临床。
梓醇是从地黄中提取的降糖降脂有效成分,通过个体试验发现,梓醇在患者体内吸收迅速,绝对生物利用度达66.9%,具有起效快,排泄迅速并完全,在体内无蓄积,对大器官无损害的优势,符合长期服用、与其他药物无相互影响的糖尿病适应症要求。研究还发现,梓醇为质量可控、制剂稳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的一类中药降血糖药物,适用于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

3、1类化药LXI-15028片、APG-1252注射剂、ASP015K片首次进入审评中心。“722”自查品种:迪赛诺依非韦伦片、珠海联邦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核查完毕,目前已审批完毕。
进入审评程序以及新审评完毕的药品比较少,其中山东罗欣、苏州亚盛、安斯泰来各有1类化药首次在国内申报;上海迪赛诺生物和珠海联邦各有1个“722”自查的品种审批完毕。具体如下:

一:山东罗欣申报2016年第2个1类化药LXI-15028及其片剂,受理号:CXHL1600315、CXHL1600316、CXHL1600317。本品是一种钾离子竞争性酸抑制剂(P-CAB),拟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他酸相关肠胃疾病。
山东罗欣申报的第一个1类化药是SCC-31胶囊(LXI-15029),用于抗肿瘤领域的三磷酸腺苷(ATP)竞争性mTOR激酶抑制剂,已于2016年9月获得临床批件。
二:苏州亚盛1类化药APG-1252及其注射剂在国内进入审评序列,受理号CXHL1600253、CXHL1600254。APG-1252是一种由亚盛自主设计开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作用于新靶点Bcl-2家族蛋白的抗肿瘤药物,已于2016年12月22日获美国FDA的审评,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治疗为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等在内的实体肿瘤。APG-1252是亚盛医药产品管线中在全球范围内第6个进入临床阶段的产品,也是企业第3个进入美国临床阶段的产品。APG-1252是首个在美进入临床、并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的Bcl-2/Bcl-XL抑制剂。
三:安斯泰来1类进口化药ASP015K片在国内进入在审评阶段,受理号JXHL1600151。
ASP015K,又名Peficitinb,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小分子Janus激酶(JAK)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2012年10月杨森与安斯泰来签署了ASP015K的全球(除日本外)开发及商业化许可协议,然而2014年12月强生出于自身免疫管线的深度分析及前景考虑,宣布退出与安斯泰来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ASP015K高达9.45亿美元的合作。分手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安斯泰来加油。

四:上海迪赛诺生物依非韦伦及其片剂的上市申请审批完毕,受理号CXHS1400026、CYHS1390084。本品用于治疗HIV感染,为“722”自查品种,审批前已完成修订标准/说明书,三合一审评,推测应该是批产了。
五:珠海联邦甘精胰岛素及其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审批完毕,受理号CXSS1300002、CXSS1300001。本品在“722”自查名单中,且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计划公告(第1号)的名单中,目前已完成临床核查、已完成三合一审评,正在进行审批,推测也是批产了。目前国内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只有赛诺菲和甘李药业有批文,珠海联邦若能获批必然将在糖尿病领域分一杯羹。
【行业动态】
1、发改委新年1号文:《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医药领域重点全知道
2月4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官网挂出2017年第1号公告,公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的具体内容。

目录是为了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5大领域8个产业(相关服务业单独列出)、40个重点方向下的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产品和服务。其中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两大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新型疫苗
肝炎、疟疾、结核、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或新发传染病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人畜共患病疫苗以及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流感百白破(无细胞)、水痘、麻疹、甲肝、脊髓灰质炎等传统基础免疫用疫苗升级换代和联合疫苗。新剂型口服疫苗,吸入性疫苗。
疫苗抗原大规模培养、疫苗抗原纯化技术、蛋白纯化生产新工艺技术,疫苗安全性与免疫性相关技术,冻干疫苗耐热保护技术和疫苗质量快速评价技术和方法等。
生物技术药物
治疗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难治性疾病以及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体类药物,免疫原性低、稳定性好、靶向性强、长效、生物利用度高的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针对恶性肿瘤等难治性疾病的细胞治疗产品和基因治疗药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产品。利于提高血浆利用率的血液制品。
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稳定表达细胞系构建技术等的规模化制备生产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化学修饰技术、长效、缓释、控释等生物制剂技术,疫苗的新型载体、佐剂、稳定剂和保护剂,细胞治疗相关技术。
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
抗病毒、抗耐药菌、抗深部和多重真菌、抗耐药结核杆菌、抗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支原体、疟疾、寄生虫等)的新型抗感染药物,治疗肺癌、肝癌等我国高发肿瘤疾病的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高的靶向、高选择性抗肿瘤药,防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治疗糖尿病等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新颖、长效速效、用药便捷的新型单、复方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痛风、免疫低下等疾病以及移植排异反应的新型免疫调节剂。针对抑郁、焦虑、失眠、精神分裂等精神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神经性疼痛等,解除症状的新型速效药物和缓解病情的新型长效药物。儿童疾病治疗的新型药物,“孤儿病”治疗药物。
药物生产的分离纯化、手性合成和拆分、生物催化合成、晶型制备,药物生产在线质量控制,药物信息等技术;制剂生产的缓释、控释、长效制剂,速释制剂,靶向释药,透皮和粘膜给药制剂等新剂型工艺技术。
现代中药与民族药
围绕重大疾病针对中医药临床治疗优势病种的中药新药和中药健康产品开发研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晰、制备工艺先进的中药新药。疗效确切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二次开发中成药大品种。
有显著疗效的二次开发民族药,针对民族和地方传统用药的新用途、新技术开发的新品种,源于昆虫动物开发的民族特色动物药物新品种。
中药提取精制、中药制剂、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和装备、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安全限度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等,以及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源于昆虫动物药的提取精制及质量控制特种技术等。
中药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与装备开发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技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装备等。
生物医药关键装备与原辅料
用于疫苗和药物生产的清洁动物(包括胚胎)、细胞系、培养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分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等。新型固体制剂用辅料,新型包衣材料,新型注射用辅料,药用制剂预混辅料。
生物医药服务
针对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和医疗器械等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以获得上市许可为目标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的委托合同研究(CRO)。不同规模的原料、辅料和制剂的委托合同生产(CMO)。生物资源(包括人类、动植物及微生物资源)及其他特殊样本库(化合物库、细胞库、抗体库和其他生物元件库)的收集、保存和发掘利用服务。生物信息系统(基因组信息、蛋白组信息、系统生物学信息等)和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发掘利用服务,生物大数据、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平台。基因测序、药物筛选、实验动物模型、规模化动植物转基因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服务。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的供应、维护、检测监测服务。生物安全实验室、GMP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维护、报批和监控服务。针对个性化健康保障和精准医疗的基因检测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能诊疗生态系统,针对重大疑难病症的生物治疗服务,基于物联网等技术开展的社区和家庭远程健康管理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医学影像设备及服务
医学影像设备。包括多能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成像(CT)、永磁磁共振或高场强超导磁共振成像(MRI),脑磁图(MEG)和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fNIRS),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高性能超声成像(USI)及其一体化多模态混合成像设备;高性能电子内窥/腔镜(ES)(如胃镜、喉镜、支气管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及其超声、光学相干、荧光、共聚焦等复合模态成像系统;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DR)、数字血管造影(DSA),以及胃肠、乳腺、膀胱、口腔等专科数字放射摄像;手提式、便携式、可移动、车载等多功能医学成像系统及其配套设备。
核心部件包括高场超导磁体、超导射频阵列表面线圈、MRI用低温制冷机、高热容量X线球管、快速多排CT探测器、非晶硅/氧化物平板平X-射线探测器、磁兼容全数字固体PET探测器、高密度面阵超声探头、低剂量探测器等核心部件及其关键技术。
医学影像服务。包括远程影像诊断、移动影像诊疗、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等服务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技术。
先进治疗设备及服务
肿瘤治疗设备。包括具有实时的运动跟踪、图像引导、适形、调强等先进功能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质子/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的放射治疗系统及其高精度治疗计划系统;磁感应、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射频、微波、氩氦刀等肿瘤热疗、消融、冷疗设备及其治疗监测系统;硼中子捕捉治疗系统及其靶向药物。
手术治疗设备。包括术中定位、术中成像、术中监护、影像导航等设备及其信息系统;数字化、一体化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术中治疗、微创治疗等混合手术室设备及其信息系统;腹腔、胸腔、泌尿、骨科、介入等手术辅助机器人及其配套微创手术器械;高性能的激光、超声、等离子、高频等新型手术器,具有麻醉深度监测和控制等功能的数字麻醉机工作站。
康复治疗设备。包括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多腔心脏起搏器、植入式除颤器、人工电子耳蜗;声、光动力学治疗及其增敏剂;超快电磁脉冲、超高静电场、大功率激光、电磁场、电磁波、超声、光学、力学等康复理疗设备;具有实时的三维肌力测评、步态分析、平衡测评控制、四肢联动、功能性电刺激(FES)、生物反馈、运动监测、感觉测试等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机器人;肌体功能训练、行为、心理、认知干预的康复训练和测评系统。
专科治疗设备。包括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泌尿激光治疗仪、内镜激光治疗仪、口腔治疗设备;基于影像融合的心脏传导三维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基于传统医学原理的中医治疗设备。
生命支持设备。包括具有新型通气模式的高性能呼吸机、人工心肺机、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心脏功能辅助装置;持续血液净化系统、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机、人工肝治疗仪、血液灌流、血浆吸附及血浆置换设备和耗材;重症监护系统、自动除颤器、心肺复苏装置。
康复治疗服务。包括第三方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社区血净化中心、社区慢病治疗中心、社区康复理疗中心、社区康复训练中心等服务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技术。  
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
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包括心电、脑电、肌电、诱发电位、眼肌电等电生理信号检测分析仪,新型的血管功能、心功能、肺功能及心肺功能测试分析仪,连续动态心电、脑电、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检测分析仪,低生理低心理负荷呼吸睡眠监测分析仪,多功能多参数生理参数监护仪;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超声骨密检测分析仪、眼科光相干层析成像(OCT)等专科诊断设备;无创/微创颅内压监测仪、无创/微创血糖测试仪、无创活体生化分析装置;基于物联网、可穿戴、传感网络、移动通信、全球定位等技术的健康信息终端、全科检查装置、生命信息监测装置及其相关的信息系统和云平台;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重大慢病筛查诊断设备。
体外诊断检测仪器。包括高精度、高通量(快速)、全自动的生化、电解质、血气、尿液、体液、粪便、阴道分泌物、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特定蛋白、血细胞、微生物、代谢、营养、血凝等检测分析仪器(含干式)及其疾病诊断和筛查信息系统;全自动、高通量、高灵敏度的酶联光度、电化学、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荧光、时间分辨荧光、均相时间分辨荧光等方法的免疫分析系统,与组织/细胞检测分析相关的仪器、免疫组化自动化染色仪及其配套试剂;医用质谱分析仪、医用色谱分析仪、微量分光光度计、自动化血型测定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共聚焦扫描仪、现场快速多参数生化检测仪(POCT)、微生物培养仪;无汞体温计、各类体外诊断用试剂、试纸及其配套设备与耗材。
分子诊断检测仪器。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荧光原位杂交仪、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恒温芯片核酸实时检测系统、生物芯片阅读仪、生物芯片杂交仪、生物芯片洗干仪、超分辨分子显微成像系统、快速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分子生物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医用检查检测服务。包括第三方体外诊断中心、健康查体中心、健康档案和信息采集中心、分子诊断信息中心、健康小屋等服务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技术。
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及服务
生物医用植介入体。包括血管造影/中央静脉/球囊扩张等医用导管和导丝、药物洗脱及可降解心血管支架、脑血管支架、大动脉支架;先心病封堵器、机械/生物人工心脏瓣膜、聚酯/膨体聚四氟乙烯/生物型/生物陶瓷等人工血管、髋/膝/肩等人工关节假体、骨诱导人工骨、软性/硬性人工晶体、人工角膜/羊膜等眼科植入物、聚酯/碳素纤维/生物等人工韧带;基于组织工程、生物打印和3D打印的新型生物医学植介入体。
生物医用材料。包括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胶原基/聚乳酸基/钽基等生物陶瓷类骨修复材料、活性硅酸钙/磷酸钙复合骨水泥、人工骨/金属骨固定材料、人工椎间盘等骨植入材料、种植牙/牙周组织引导胶原膜/齿科专用胶原止血海绵等齿科植入物、昆虫动物源的生物可容性皮肤修复与美容控缓释药用生物膜材料,脑血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液态血管/聚乙烯醇等栓塞剂、基因重组血红蛋白携氧治疗剂/脂质体包囊血红蛋白携氧治疗剂/聚合血红蛋白携氧治疗剂等人工血液,牛跟腱I型胶原膜/猪源心包膜/牛心包膜/膨体聚四氟乙烯等硬脑膜修补材料、中枢神经修复材料、透明质酸及胶原蛋白等软组织填充材料、细胞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具有止血/抗炎/修复等功能的壳聚糖基/海藻酸钠基等生物活性敷料。
生物医用材料服务。包括个性化医用植介入制造服务中心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技术。

■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2、【世界抗癌日】盘点科学家们抗癌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2017年2月4日  本文中小编就对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抗癌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盘点,分享给各位!

【1】PNAS:重磅!研究人员开发出可同时靶向多靶点的抗癌药物
MYC是一种调节基因,它控制着其他基因的表达,并编码涉及多个基本细胞过程的转录因子或者蛋白质。它也是癌细胞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因此是癌症治疗中极具吸引力的靶点。
同时MYC又被证明是一个很复杂且难研究的治疗性药物靶点。在一项最近发表在《PNAS》上的新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医学院和摩斯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与雷迪儿童医院、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及一家圣地亚哥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同事合作,开发了一种有潜力的新型抗癌药物,它可以同时抑制两个或者多个分子靶点,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最大化。
“许多抗癌药物只有一个靶点,它们只做一件事情,如抑制一个受体或者信号通路。”论文共同资深作者、UCSD医学院儿科教授Donald L. Durden博士说道,“这篇文章描述的药物作用模式与现有的一个药物针对一个靶点的作用模式完全不同。”
【2】PNAS:突破!科学家发现抗癌新方法!
日前,来自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且有效抵御癌症的重要途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名为Akt的关键蛋白,该蛋白对于机体识别癌症的途径非常关键,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包括毒性T细胞,这种类型的T细胞能够主动寻找并且摧毁机体感染或者癌症,当毒性T细胞处理机体面临的危险时,大部分细胞都会死亡,剩下的T细胞就会转化成为记忆细胞,当相同危险再次袭击机体时这些记忆细胞就会发挥作用,但如今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些记忆细胞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名为Akt的蛋白质对于记忆T细胞的数量和类型有着巨大的影响,当毒性T细胞转化成为记忆T细胞时Akt蛋白对于记忆T细胞的生存非常关键,同时其对于记忆T细胞是否能够有效应对未来机体所面临的威胁也至关重要。Al-Shamkhani教授说道,如果我们能够有效调节Akt蛋白来增强记忆T细胞的数量和能力的话,我们或许就能够有效帮助机体抵御癌症的发生。
【3】Science子刊:揭示出癌症免疫疗法新靶标---TNFR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发现新的证据证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I(TNFR2)可能是免疫肿瘤学疗法(诱导病人免疫系统抵抗癌症)的一种主要靶标。TNFR2在很多类型的癌细胞和免疫抑制性的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面上表达。Treg细胞浸润到肿瘤中,抑制免疫系统活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月17日那期Science Signaling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argeting TNFR2 with antagonistic antibodies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and tumor-associated Tregs”。
论文通信作者、MGH免疫学实验室主任Denise Faustman博士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已知TNFR2在肿瘤微环境(特别是非常重要的Treg细胞群体)中高度表达,但是我们如今正开始理解通过细胞表面癌基因TNFR2靶向癌细胞的潜在疗效。”
【4】Cell Rep:重磅级发现!抗疟疾神药氯喹或能有效治疗癌症
日前,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Marke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氯喹或能够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患者。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发现,氯喹能够诱导小鼠模型和癌症患者机体中肿瘤抑制蛋白Par-4的分泌,而蛋白Par-4的分泌对于肿瘤细胞死亡以及肿瘤转移的抑制非常关键。
研究者表示,氯喹能够通过依赖p53激活的经典分泌通路来诱导Par-4分泌,p53能够直接诱导Rab8b激活,Rab8b是一种GTP酶,其对于Par-4运输到质膜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氯喹能够诱导正常细胞分泌p53和Rab8b依赖性的Par-4,从而就能够对转移性肿瘤生长进行Par-4依赖性的抑制。
研究人员Rangnekar说道,由于p53在肿瘤中经常会发生突变,其就会使得肿瘤对疗法产生耐受性,然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发现,一种FDA批准的名为氯喹的药物就能够激活表达p53的正常细胞,使其分泌Par-4来阻断p53缺失的肿瘤进行转移。

【5】PNAS:突破!科学家阐明有效抵御癌症发生的新机制
最近,来自邓迪大学和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分子体积控制”( molecular volume control)的技术未来或有望对酶类活性操控,进而控制癌症的发生和治疗方法,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文章中,研究者揭开了酶类—双特异性磷酸酶5(DUSP5)的新功能,这或许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
DUSP5酶类被认为能够关闭另外一种ERK酶的活动,而ERK酶能够控制多种癌症中肿瘤细胞的生长,包括结肠癌、肺癌和黑色素瘤等,这就表明,DUSP5或许是一种肿瘤抑制蛋白,但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发现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能够发现DUSP5酶类活性的增加。
利用基于细胞的模型,研究者研究发现,DUSP5的缺失能够通过驱动ERK酶至较高水平来完全阻断癌细胞形成,而当ERK酶达到较高水平时就会参与到细胞中的一种天然保护机制中,这就类似于听收音机一样,当音量过高或过低时往往就会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类似地,增加或降低细胞中DUSP5的水平或许就会使得ERK酶的水平要么过高要么过低,进而就会诱发癌症的发生。
【6】Angew Chem:中美科学家提出癌症协同治疗新方法
如今,装载着一种氨基酸而配备着一种酶的生物相容性纳米胶囊将两种抗肿瘤策略结合到一种协同治疗概念中。研究人员希望这会增加疗效和降低副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他们解释了这一概念:肿瘤细胞被剥夺它们的营养物葡萄糖,这是因为它被转化为毒性的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2月9日在线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lucose-Responsive Sequential Gene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 for Synergistic Cancer Starving-Like/Gas Therapy”。
NO是一种毒性的能够导致烟雾的气体。然而,在体内,当浓度较低时,它是一种重要的信使分子,调节着循环和性欲等功能。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抵抗真菌和细菌的防御武器。在较高浓度时,NO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并且增加光动力疗法和放疗的疗效。就临床使用而言,在靶区域中,NO需要由一种生物相容性前体分子释放出来。
【7】Nat Chem Biol:靶向性癌症疗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真正的靶向性癌症疗法的最大挑战就是癌症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够对免疫细胞进行“重新布线”来逆转免疫系统被抑制的状态,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研究者Joshua N. Leonard表示,如今癌症疗法最有前途的领域就是免疫疗法,就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一系列癌症,而对简单细胞的“重新布线”最终或许就能够帮助克服肿瘤位点的免疫抑制作用。当机体癌症存在时,肿瘤位点分泌的分子就会促进很多免疫细胞失活,文章中研究人员则对人类机体的免疫细胞进行遗传性改造使其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肿瘤分泌的分子,并且变得更具活性来对肿瘤细胞产生反应。
这种特殊功能在临床上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同癌症免疫疗法相关,重新改编细胞“输入”和“输出”功能的常规方法或许就能够帮助抵御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Leonard指出,这项研究中我们受到了临床观察的启发,当然我们或许也知晓机体中出错的地方并且对其进行修正,但我们缺少工具将这些结果转化成为开发疗法,随着本文新技术的开发,我们首先对细胞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随后我们就能够构建出一种行使特定功能的细胞。
【8】Nature:突破性进展!新型靶向性药物或可有效遏制癌症发展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路德维格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临床试验中的实验性药物或可有效逆转“讨厌”细胞的行为,这种“讨厌”细胞(抑制性细胞)能够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同时研究者还发现,这些抑制性细胞能够干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效力,从而就会促进机体命令免疫T细胞释放对癌细胞的攻击行为。
研究者Taha Merghoub说道,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作用时其就会产生持久的效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对疗法产生反应,部分原因或许是某些肿瘤含有一些肿瘤相关的骨髓细胞(TAMCs),其能够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癌症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利用一种合适的靶向性疗法或许就能够逆转TAMCs的效应。

【9】Nat Med:重磅!科学家组合四种策略 借免疫之力重创癌症
借助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摧毁肿瘤是一个令科学家们非常着迷的研究方向,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策略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来自美国MIT的一项最新进展或将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再推进一步。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联合,激活免疫系统的两个分支,产生协调攻击攻击效果完全清除了小鼠模型体内的肿瘤。这种方法可以用来靶向许多不同类型的癌症,也能让免疫系统“记住”它们的攻击目标,摧毁最初治疗后新出现的癌细胞。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上。
肿瘤细胞通常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抑制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对肿瘤发起攻击。而目前大多数的抗肿瘤免疫研究都只聚焦在免疫系统的两个分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二者当中的一个。
【10】Nature:突破!科学家开发出可治疗多种类型癌症的新型化合物
最近,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能够有效阻断一种关键蛋白的作用,而这种蛋白对于维持至少四分之一癌症的持续性发展非常关键,相关研究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方法来有效杀灭癌细胞,并且开发治疗诸如急性髓性白血病、淋巴瘤及其多种实体瘤(黑色素瘤等)等癌症的新型疗法。
Servier公司所发现的这种名为S63845的化合物能够靶向作用BCL2家族蛋白MCL1,该蛋白对于癌细胞的持续性生长非常必要;研究者Lessene指出,抑制MCL1蛋白或可有效靶向作用多种类型的癌症。MCL1蛋白对于很多癌症都非常重要,因为其是一种促生存的蛋白,能够让癌细胞逃过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对癌症模型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S63845能够有效地靶向作用依赖MCL1蛋白存活的癌细胞。
3、Nat Commun: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或助力前列腺癌PSA筛查技术重夺“霸主”地位
2017年2月5日 讯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凯萨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在健康男性机体中鉴别出了正常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的遗传预测子,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或能帮助改善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测试技术的准确性。

最近,被认为能够作为癌症早期检测典范的前列腺癌筛查PSA检测技术能够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但在过去5年里,一系列研究表明,PSA检测技术似乎灵敏度不够,频繁的假阳性结果往往会导致过多不必要的医疗程序,而且假阴性结果也会给男性一种虚假的安全感;2012年,PSA检测技术被美国预防工作小组评为D级,而且这种检测手段也不再被一些保险公司所覆盖。
研究者John Witte博士指出,在过去几年里,PSA筛查越来越不再流行了,而且该技术的使用率不断下降,前列腺癌患者诊断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让很多人不安的是,被诊断的部分患者还会在后期阶段进行疾病诊断,从而就使得患者不再可能进行成功治疗了。当前PSA测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男性机体中产生的不同水平的蛋白质进行一刀切的方法来进行检测;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新型的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重新考虑影响不同男性产生PSA水平的遗传突变,或许就能够使得PSA测试重新获得其在癌症预防领域的地位。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来自凯萨医疗机构队列研究中的28503名男性以及其它复制队列研究中的17428名男性进行研究,同时将总计代表50万的PSA测试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Van Den Eeden表示,凯萨医疗机构队列研究的独特设置能让我们将研究中的每一名男性同电子临床数据联系起来,同时也能确定研究对象不光进行了测试,而且也能够确定在过去很多年里其进行测试的频率和水平。
利用丰富的人群研究,研究者最终鉴别出了40个特殊的遗传区域,这些区域能够共同预测未患癌男性PSA水平大约10%的正常突变。研究者表示,文章中所研究的其它基因组位点还能够解释另外32%的正常PSA突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或许还会通过研究揭示出更多PSA水平的遗传预测子。
理解既定病人对较高PSA水平的遗传易感性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检测结果来预测男性患前列腺癌的真正风险,同时基于个体机体天然的PSA水平或者通过调节阈值来确定是否当前检测能够引发下一步检测(前列腺活组织检查)或许还能够使得PSA筛查的结果正常化。
本文来源:多个官方网站及资讯类网站,在此表示感谢!如本文存在侵犯权利之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我将立即改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药群论坛 ( 蜀ICP备15007902号 )

GMT+8, 2025-8-11 08:32 PM , Processed in 0.083641 second(s), 17 queries .

本论坛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X3.2

© 2011-2014 免责声明:药群网所有内容仅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